華倫・巴菲特:從少年投資人到「奧馬哈先知」
按年代回顧巴菲特 1930-2021 的重要里程碑
星期六, 2 四月 2022

巴菲特如何成為美國商界的傳奇
2021 年,巴菲特以逾 1,000 億美元身價名列全球第六富豪,在內布拉斯加州的投資帝國也讓他獲得「奧馬哈先知」的稱號。以下按年代梳理他自 1930 年以來的關鍵故事。
早期投資(1930-1949)
- 1930: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。
- 1941:11 歲買入 Cities Service 優先股,首次體驗市場波動。
- 1945:送報月收 175 美元,14 歲投資 1,200 美元購地。
- 1947:與朋友買二手彈珠機並迅速轉售獲利;同年入讀賓大沃頓商學院後轉學至內布拉斯加大學。
從學生到基金經理(1950-1969)
- 1950:申請哈佛遭拒,轉赴哥倫比亞大學向價值投資大師 Ben Graham 學習。
- 1951:周末到華府拜訪 GEICO,高度看好後投入 65% 積蓄,此後 GEICO 成為資產組合核心。
- 1956:成立 Buffett Associates,初始資金 105,000 美元(自己僅投 100 美元),開始運作合夥基金。
- 1965:接掌 Berkshire Hathaway,將其由紡織廠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。
- 1969:鞏固多個合夥基金為一,資產達 1 億美元,個人淨值約 2,500 萬。
擴張與慈善(1970-1989)
- 1970:出任 Berkshire 董事長,開始撰寫著名的股東信。
- 1973-1980:分別買進華盛頓郵報、Capital Cities/ABC、大量可口可樂等長期標的,穩固價值投資風格。
- 1987:股災期間仍持續增持優質企業,展現逆勢布局能力。
影響力與傳承(1990-2015)
- 1991:出任 Salomon Brothers 臨時董事長,協助公司度過危機。
- 2006:宣佈把 85% 財富捐給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,同年再婚。
- 2010:與比爾・蓋茲發起「捐贈誓言」,號召富豪承諾慈善。
- 2012:診斷出前列腺癌並順利治療。
- 2013-2015:與 3G Capital 收購 Heinz、Duracell、Kraft 等企業,持續擴張實體業版圖。
近年動態(2016-2021)
- 2016:推 Drive2Vote 計畫,動員內布拉斯加州選民。
- 2017:加碼蘋果、減持 IBM,成為美銀最大股東。
- 2020:股東信討論接班與文化傳承,透露持股將在過世後分批捐出。
- 2021:芒格於股東會暗示 Greg Abel 為接班人選,巴菲特隨後證實,但表示短期無退休規畫。
小檔案
- 為何稱為「奧馬哈先知」? 因其卓越選股能力與深植奧馬哈的背景。
- 年齡:2021 年滿 91 歲。
- 淨資產:福布斯估計約 1,000 億美元。
重點
- 巴菲特以價值投資聞名,使 Berkshire 由紡織廠轉型為多元控股巨擘。
- 長期堅持買進易懂且具護城河的企業,並持續回饋股東。
- 承諾將全部財富投入公益,體現「捐贈誓言」精神。
來源:thebalance.com
免责声明
本文仅用于分享,由我们的团队研究和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