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动型基金
说明主动型基金的定义及其优缺点
星期一, 2 五月 2022

什么是主动型基金?
主动型基金(无论是共同基金还是 ETF)依赖基金经理或团队的研究与判断,主动挑选持仓,力图跑赢被动跟踪指数的基金。
虽然主动基金在 2020 年底仍占长期基金资产的 60% 左右,但自 2010 年以来,被动基金的市场份额已翻倍。随着更多投资者了解被动基金通常费用更低、表现更优,主动型产品面临更大压力。
历史背景与运作方式
主动基金经理会运用研究、预测与个人判断,把握市场“非效率”,希望击败基准。美国最早的类似结构可追溯到 1893 年的 Boston Personal Property Trust;1907 年的 Alexander Fund 则与今日的股票债券基金更相似。20 世纪 70 年代指数基金问世,但 80、90 年代的牛市让主动基金风光一时,代表人物如 Fidelity 的 Peter Lynch 在 1977–1990 年间创下年化 29% 的纪录。
想持续追踪主动与被动组合?免费注册 Wallible App 进行模拟。
免费注册主动基金经理通常有研究团队支持,基金表现会与策略相近的指数比较,并在招募说明书中披露 1/3/5 年等区间的业绩及费用。例如,Fidelity Magellan Fund(FMAGX)截至 2021 年 10 月的 12 个月收益约 38%,五年年化约 21%;同期标普 500 的一年回报接近 43%,五年年化约 19%。
然而,S&P 的 SPIVA 报告显示,约 73% 的美国大盘主动基金在近五年跑输标普 500,小盘基金的情况也类似。
优缺点
优点
- 专业选股:经验丰富的经理与分析团队帮助挑选标的。
- 有机会超越基准:通过深入研究与灵活操作,尝试抓住市场机会。
- 费用下调趋势:晨星数据显示,2000 年以来主动基金的平均费率已减半;2016–2020 年期间再次下降 11%。
缺点
- 大多数跑输基准:超过 70% 的美国大盘主动基金长期表现不及对应指数。
- 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:即便团队稳定,年度收益也可能波动剧烈。
- 费用更高:相较于被动基金,主动基金普遍收费较高,换手率也更高。
重点摘要
- 主动基金依靠经理团队的研究与决策来配置资产。
- 表现通常与相应的基准指数比较。
- 多数主动基金长期跑输基准。
- 由于管理方式不同,主动基金费用往往高于被动基金。
文章来源:www.thebalance.com
免责声明
本文仅用于分享,由我们的团队研究和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