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投资组合管理中的相关性
相关性是构建投资组合时必须考量的关键因素,它关系到资产之间的联动程度与整体风险控制。
星期二, 2 五月 2023

投资组合管理是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了优化回报,投资者需要做出充分知情的决策,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度量之一就是“相关性”。
什么是相关性?
相关性是一种统计指标,用于描述两项资产之间的联动关系,包括方向与强度。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从 -1 到 +1:-1 代表完全负相关,+1 代表完全正相关,0 表示两者无相关性。
相关性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作用
投资者利用相关性来了解组合中不同资产的联动情况。通过纳入相关性较低甚至负相关的资产,可以降低整体组合风险,实现更加有效的分散化。
举例来说,假设某位投资者的组合由 50% 股票和 50% 债券构成。股票通常风险更高、预期回报也更高。如果组合中的股票与债券高度正相关,那么分散效果有限;若两者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,组合就能实现更好的风险对冲,收益走势也更稳定。
在挑选个股或债券时,相关性同样有用。分析单个资产与整体组合的相关程度,能帮助投资者判断是否应把该资产纳入组合。
如何实务运用相关性
投资者可以借助电子表格或专业软件来计算相关性,其中常用的就是皮尔逊相关系数。
设想一个简单例子:投资组合包含资产 A 和资产 B,两者的预期回报分别为 8% 和 12%,相关系数为 0.6。如果两项资产等权配置,组合的预期回报为:
预期组合回报 = (0.5 × 8%) + (0.5 × 12%) = 10%
如果投资者选择的是相关性更低的资产组合,在相同风险水平下,组合的回报潜力可能更高。
总结
在投资组合管理中,理解资产间的相关性至关重要。掌握不同资产的联动关系,有助于实现更优的分散化、降低风险并争取更好的回报。投资者应充分运用工具与方法计算相关性,在构建组合与挑选资产时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。
免责声明
本文仅用于分享,由我们的团队研究和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了解如何在 Wallible 应用中轻松复现此分析及更多投资策略。免费注册即可解锁全部工具。
免费注册